2018年新罗区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佚名要闻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44更新时间:2018-02-01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2月28日在龙岩市新罗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新罗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金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上下在上级党政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辖区GDP795.9亿元,增长7.9%;财政总收入32.3亿元,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增长11.6%;地方级财政收入21.9亿元,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846亿元,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1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36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19元,增长8.1%。龙州工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我区荣获全省首个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全省双拥模范城、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继续跻身“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区”“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这一年,我们着力转型发展,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提质增效。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958亿元,增长11.8%,增加值320.3亿元,增长7.3%。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技改投入220亿元,增长6.6%;“1+2”产业提速,机械产业产值266.3亿元,增长12.3%,生物医药、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6%、23.5%。着力精准帮扶企业,出台工业“十五条”,实行“一企一策”,累计为37家企业办理99笔7.7亿元应急周转资金,培育威而特、宏贯路桥、逢兴机电3家企业为“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持续“挖潜能、拓空间”,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163亩。园区平台更加坚实,龙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市首个产值突破300亿元园区。

服务业较快增长。千方百计壮大三产,第三产业增加值304亿元,增长10.9%。强化政策激励和示范引领,制定服务业六十六条优惠政策,设立1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评选奖励“双十佳”“新罗老字号”等46家企业。着力构建龙门物流园区、龙岩公路港等物流产业集聚区,爱琴海城市广场、北大附属学校元培校区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全市首批公益性城市书吧--“趣读吧”1号、2号店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一步完善,新创1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4家省级旅游特色村,山塘兵工厂、万阳文化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实现旅游收入86.1亿元,增长34.6%;互联网经济加快发展,全年电商交易量在全市率先突破120亿元。

农业稳步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5%,土地流转8.6万亩,造林绿化2.7万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大龙岩花生、山麻鸭等一批特色种养业发展力度,着力打造果蔬种植、生态养殖百亩示范基地,百香果深加工、蔬菜采后处理等6个农产品加工项目有序推进,全年百香果产业产值达1.6亿元。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3家、示范家庭农场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5家。强化品牌打造提升,新获证“三品一标”企业5家,斜背茶获得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认证;适中镇入选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镇。

这一年,我们鼓足干劲,迎难而上,“三大战役”取得突破性进展。

项目攻坚扎实推进。严格落实“五个一”“四级协调”机制,“五个一批”项目均超额完成任务;47个省市重点、50个“重中之重”、315个“七大领域”等项目数量、投资量“双量提升”,龙麟、金鑫钨业等一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开展新模式招商,“6•18” “9•8”

“11•8”等招商对接成果全市第一,先后引进并签约奇迈健康小镇、国际康旅等75个项目。征地拆迁突围突破,西陂、曹溪、龙门等镇街“拔钉子”成效显著,共组织依法拆除42次,拆除房屋面积5.7万平方米,全面完成卧龙小区、火车站一期等18个重中之重项目征迁扫尾工作,有力推动厦蓉改扩建、南龙铁路扩能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

脱贫攻坚全面完成。全面实施“七大扶贫工程”,实现1个扶贫开发重点镇、10个贫困村摘帽任务,完成脱贫5249人。全年8个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全部完工,易地扶贫搬迁竣工240户,搬迁635人,完成任务的136%。我区扶贫成效综合排名连年位居全市前列,首创的竞争性扶贫机制在全市推广,国家扶贫网作经验介绍。

环保攻坚成效突出。持续推进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关闭拆除养猪场1034户、面积48.37万平方米,清栏生猪21.75万头,16个“养治分离”综合治理示范点完工并运行。严格落实“河长制”,小溪河水质10年来首次达到二类水质,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4个省控内河断面水域、中心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淘汰黄标车2205辆,淘汰燃煤锅炉9台,年度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全面完成。加强危险废物和土壤污染治理,新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面积567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4%。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映的问题及时落实,完成信访反馈问题整改26件。

这一年,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持续改革创新,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宜居环境日益优化,新增环城森林景观美化造林1950亩,沿河路步栈道等“绿网道”工程有序推进。努力解决“出行难、停车难”问题,“道路畅通”等工程初见成效,莲花山海关节点地下通道、溪南路邮政交通节点匝道桥通车,建成凤凰小学及挺秀花园家长接送区,新建社区停车场15个、新增车位1026个。22个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突破,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国省干线、镇镇有干线、危桥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农村公路提级改造135公里,荣获首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扎实推进供给侧改革,关闭煤矿、非煤矿山等企业8家,淘汰落后产能72万吨;企业负债率下降至52%,营业利润率增长22%。深化国企改革,组建雁翔、国资、龙盛三大集团公司,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全面实行公立医院院长竞聘制、试行校长职级单列考核、校领导竞聘上岗等机制;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闲置土地处置率排名位居全省前列;启动区属国有林场改革,已完成26片合计1万余亩山场的赎买、租赁工作,我区被列为全省2017年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县(区)之一。坚持创新引领,全年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省、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创新平台2家;“双创”成效初显,现有众创空间13家、互联网孵化器5家;创业主体大量增长,全年新增企业3761户、个体工商户1.7万户,分别增长36%、118%。

这一年,我们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稳步提升。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26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就业、帮扶、救助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续保率达95%,新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共计133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积极稳妥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全面推行约谈欠薪企业、工资保证金等制度。优质教育均衡水平明显提高,出台创建教育名城“1+9”实施意见,推行“阳光招生”;紫金山实验学校、卧龙幼儿园等5所学校开班招生,北城小学等8个扩容项目加快实施,龙岩侨中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学校。加强统筹医疗资源,完善城乡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联体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78.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9.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7.5%;建成并投入使用“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个、农村幸福院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0个;积极推进社会资本办医,新设置医疗机构12家。

社会秩序更加安定。持续推进“平安新罗”建设,社会治安形势良好,信访维稳实现“四下降一好转”目标,矛盾纠纷稳控率达100%,进京非访人次退出省前15名重点县(区)名单,实现厦门会晤期间各类重点人员“零失控”、十九大安保期间“零进京非访”;电信诈骗成功脱帽。持续加大民爆物品管理、涉麻制毒整治力度,扎实开展道路、消防、矿山等19项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这一年,我们注重提升软实力,着力加强效能建设,政府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文明水平显著提升。多措并举提高871条背街小巷保洁质量,创造背街小巷环卫精细化保洁“新罗模式”;加速推进物业管理及农贸市场、流动摊贩等市容市貌整治,建成18个标准化分类垃圾屋,布放2080对分类垃圾箱;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创新开展西宫巷、仙龙巷等首批“美丽小巷”“美丽小道”创建活动,评选“最美环卫工人”“最美创城公益天使”。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力整治“庸懒散拖”,实现政府权责清单全覆盖。有效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等帮扶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政府系统“三公”经费支出下降53%。实施新一轮机构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持续推进“七五”普法,严格落实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不断加强机关效能督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政务建设和廉政建设等工作,政府绩效管理考评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得到提升,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持续发展,老龄、老体协、老区建设、老年教育、残疾人工作不断加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民族团结宗教和睦,食品药品、计生、统计、物价、外事侨台、档案方志、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2017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审时度势、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和全区广大干群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条战线、各个岗位辛勤耕耘的全区人民,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位老同志,向为我区作出积极贡献的驻岩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和中央、省驻岩企事业单位、市直各部门,向所有关注、参与我区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我区调结构、促转型任务艰巨,同沿海发达城市相比,我区经济总量仍然较小、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新旧动能转换较慢、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强,行业、企业仍面临稳定增长和高效转型的双重压力;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城市建设管理有待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农村基础条件薄弱,生态环保压力较大;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痛点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一些干部服务、创新、担当意识不强,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将坚决克服弊端,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对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必须紧盯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远谋聚势,靶向长远;必须压实责任,做到“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担子”,团结拼搏,苦干实干;必须敢于担当,坚定“功成不必在我”,善解难题,敢啃骨头;必须勤政廉政,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为民务实,善作善成。


2018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8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经济爬坡过坎,改革纵深推进,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登高望远、戮力同心、奋发有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着力打造“山水文化名城”。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其中,一产增加值增长3.6%;二产增加值增长7.3%;三产增加值增长11.1%。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总值与上年持平;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力以赴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提质增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谋划产业布局,既谋空间也谋要素。强化市区一体化发展理念,按照全市打造“三城一基地”和我区“一主一副、两带支撑、五大经济”发展格局,着力产城融合发展,持续提升龙州工业园区及龙门物流园承载功能,加大“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延伸龙雁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建设辐射全市的循环工业“百亿园区”;致力龙池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做大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坚持要素保障全优升级,用好用活2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和8000万元应急专项资金;着力盘活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列出收储清单、倒排时间进度,力争全年收储1000亩,扩建标准化厂房200亩。

调整产业结构,既调存量也调增量。着力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坚持“235”产业发展,突破分离产业研发设计等技术前端,探索完善供应链中端服务,推动工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发展;实施“双培育”“双倍增”“双促进”计划,重抓“5个10家”、30个工业、30个三产及35个新增长点项目,力促全年新增20家规上工业企业、30家限上服务业企业。创新招商方式,强化产业招商、总部经济招商、标准化厂房招商,围绕提升中心城区竞争优势,产业链延伸、产业集聚,紧盯现有企业、优势资源、外出乡贤、新兴领域,力促国际康旅、龙净环保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落地生根”。

优化产业环境,既优政策也优机制。不断加强重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落细落实工业“十五条”、三产“六十六条”政策举措,加快制定机械应急装备、应急环保、商贸流通、大数据和互联网+等重点行业(领域)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细则,推进政策向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倾斜;加强政银企合作,继续发挥龙津担保公司作用,支持企业进行品牌培育、技术改造、拓展市场。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完善“五个一”“四级协调”工作机制,发挥好政府引导、协调和扶持作用,做到因势利导、主动服务,帮扶产业发展。

(二)坚持克难攻坚,坚决打赢“三大战役”

项目落地持续发力。坚持挂图作战、分类指导,实行领导、部门、镇街、业主“四方共谋”,强化项目问题清单梳理,按单销号,不定期跟踪问效,着力解决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实行“5133”工程,着力攻坚44个省市重点项目、50个重中之重项目、七大领域项目、“五个一批”项目和投资工程包项目,力促中信重工、环宇芯片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能化共轨、龙净环保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龙泰新材料、爱琴海广场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全力以赴开展项目征迁攻坚和“拔钉子”行动,突出抓好11个重点攻坚及12个“临门一脚”项目,着力推动全区征迁工作取得新突破。

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坚持动态管理、动态监测,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深入实施“七大扶贫工程”,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重点抓好产业扶贫、竞争性扶贫、金融扶贫工作,大力推进光伏发电、正大肉鸡养殖、百香果种植、林下经济等4个特色扶贫产业。进一步织牢贫困户脱贫保障“全网底”,找准贫困根子,对症施药,切实降低因病、因学、因业返贫概率,力争竞争性扶贫机制在全省推广。

生态环保久久为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好清水翻身仗、蓝天巩固仗、净土保卫仗、青山修复仗,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项目,抓紧抓实养殖业污染整治、16个养治分离点建设以及11条重点小流域水质提升工作,力争全面消除劣Ⅴ类小流域,国、省控断面优良水质达标77.5%以上,生猪出栏总量控制在98万头以内。重点抓好土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对辖区水泥、化工等重点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排查,确保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上升,达标天数比例98.6%。

(三)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深化改革攻坚

深挖发展潜力。坚持从供给侧发力,突出抓好水泥、煤炭产业去产能,妥善解决好职工分流和安置工作,着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持续推进雁翔、国资和龙盛市场管理公司等国有企业提质增效,促进国有企业保值增值。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强化农村“三资”运作,实施宅基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加大教育、文化和事业单位等改革,充分释放社会领域发展潜力。

实施创新驱动。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运用”,通过技术改造、资源整合等专业化、市场化手段,加快培育新动能,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着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力争培育科技小巨人4家,新组建科技创新平台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深化龙津创业中心、龙岩金融科技中心、龙州创客空间等载体建设,加大对知识产权、专利开发扶持力度,力争新增2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争创创新创业产业特区。

(四)坚持统筹协调,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及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活动,落实“街长”、“巷长”、联合执法等常态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打好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提升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城市扩容提质,提升文明城市形象。坚持特色发展,重点推进,重点抓好中心城区“一河两岸”文旅产业提升、10个特色社区建设及雁石雁鹭合鸣、江山文旅康养、白沙水岸乡愁、小池黄酒文化、适中方楼民俗等特色小镇,雁石、白沙2个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均衡发展,短板先行,持续加大“镇镇有干线”农村公路提级改造、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公厕、危旧房屋改造建设,推进华龙、苏溪等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加快老旧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城镇、中心城区及产业园区集中,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深入实施20个农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8家,农副产品“三品一标”认证4家,力争规上农副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60亿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粮食安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黄洋、培斜等22个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特色种养等方式增产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动社会共治共享。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持续推进“七五”普法,抓好村级换届及信访工作,完善区、镇、村三级调解网络,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多元化机制。健全共享服务体系,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19项专项整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镇村、社区“智慧”治理建设,打造平安社区、平安镇村、“无违建”村居品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五)坚持补齐短板,实施民生“三项计划”

推进“教育名城”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创建“教育名城”实施意见和“基础教育十条”文件精神,着力实施农村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全力推行“阳光招生”工作,严格执行“四批次”梯度和就近入学政策。实施教育“四项提升”和“三名”工程,加快16个教育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确保月山小学、凤凰二小等一批教育项目开工,力争11个基础教育品牌学校组团发展,逐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160名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着力打造龙岩二中、实验小学等20所5A级“平安校园”,铁山中心小学等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明显的特色学校。

完善“健康新罗”计划。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全面抓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9大工程,积极推进区、镇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加快龙岩人民医院及龙门、雁石等4个卫生院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稳定优化基层“网底”。扎实开展健康养老“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天喜温泉、奇迈小镇等一批养生养老项目建设,加大“医养结合”力度,推进“候鸟式”旅居、温泉健康等产业发展。全区建成20个五星级日间照料中心、15个三星级养老服务站,新建20个以上农村幸福院,推进9个乡镇敬老院标准化建设,促进优质医养资源有效下沉。

实施“美好生活”计划。着力打造“宜居新罗”,围绕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交通通畅、防洪防涝、景观提升等6大类385个项目,重点推进污水垃圾处理、村镇道路及临时停车场建设等。着力打造“宜业”新罗,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满足劳动者多层次的就业需求。着力打造“魅力新罗”,攻坚中心城市环城森林景观美化,深入实施“绿亮美”工程,力争完成造林绿化1.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万亩;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支持举办后田暴动90周年等纪念活动,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期下,政府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日益复杂,破坚冰、打硬仗、啃骨头是常态,我们必须顺应新时代新要求,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忠诚履职,奋发有为,加快建设“法治、高效、为民、廉洁”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求真务实、依法行政,大力推进全民普法,切实维护好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及时办理各类建议、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增强决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大力推进政务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提高政务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建设高效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办事流程,创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网络平台建设,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最多跑一趟”,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强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力度,完善绩效考评机制,确保重大事项、重点项目、重要工作及时有效落到实处,取得成效,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建设为民政府。坚持为民务实,多谋打基础、管长远之策,多做破难题、解民忧之事,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和能力;聚焦民生保障,实施惠民工程,关心困难群体,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贯彻《准则》《条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严守六项纪律,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纠正不良习气树立清风正气的意见》,拧紧正风反腐“发条”,强化“关键少数”监督,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加快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各位代表,“牢记使命勇担当,凝心聚力谋新篇”2017年的收获来之不易,凝聚了全区上下广大干群的智慧和汗水,我们倍感珍惜。2018年,乘着十九大的浩荡东风,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以翻篇归零再出发的心态,擘画新蓝图,实现新跨越,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新罗,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工业“十五条”、服务业“六十六条”优惠政策:6月份相继出台《贯彻落实市政府进一步推动工业发展实施意见的十五条措施》(龙新委综〔2017〕89号)和《新罗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龙新委综〔2017〕83号),针对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给予不同类型的企业适当奖励,旨在促进产业增长。

2.“双十佳”“新罗老字号”等46家企业:10家服务业“突出贡献企业”、10家“服务业标兵”、10家“新罗老字号”、10名“新罗巧匠”、6家服务业重点企业。

3.趣读吧:趣读吧指全市首创公益书屋,是集休闲、阅读为一体的公益性开放式书屋。

4.1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4家省级旅游特色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七彩蓝田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省级旅游特色村:曹溪镇黄洋村、江山镇山塘村、白沙镇南卓村、大池镇大和村。

5.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6.“五个一”工作机制:指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

7.“四级协调”工作机制:指第一级为项目挂钩责任单位与项目建设单位层面,实行“每周一会商”;第二级挂钩领导层面,实行“每旬一例会”;第三级为指挥部层面,实行“每月一协调”;最后一级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层面实行“每季总调度”。

8.“五个一批”项目:指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增资一批项目。

9.七大领域:交通、能源、工业科技、农林水利、社会事业、城建环保、商贸服务业等7个领域。

10.“6·18”“9·8”“11·8”: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9·8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11·8海峡机械博览会

11.七大扶贫工程:指产业、就业、安居、保障、智力、竞争性、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七大扶贫工程。

12.1个扶贫开发重点镇、10个贫困村:1个扶贫开发重点镇:大池镇;10个贫困村:江山镇山塘村、老寨村,大池镇黄美村,龙门镇湖坑村,铁山镇富溪村,雁石镇坪坑村,万安镇松洋村,岩山镇黄固村,东肖镇肖坑村,红坊镇板子斜村。

13.8个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白沙镇“暖心园”、南卓造福工程新村,雁石镇“龙雁小区”,大池镇黄美村,适中镇兰田造福工程新村二期、洋东和保丰集中安置点,万安镇松洋集中安置点。

14.16个“养治分离”综合治理示范点:雁石镇赤村村、大吉村、厦中村、黄庄村大点、黄庄村小点、苏邦村大点、苏邦村小点、东南村、上营村、红林村、陈村村、北河村,白沙镇郭畲村、小吉村,岩山镇佳山村,大池镇(大山村、西洋村、雅金村、秀东村)。

15.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16.绿网道:指以绿化为特征,沿着河滨、海岸、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由绿道构成的网络状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称为绿道网。

17.道路畅通工程:2月份市委办、市府办印发《龙岩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实施方案》,旨在健全城市交通综合协调管理机制,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完善城市交通设施,道路通行条件、绿色交通发展、交通科学组织管理、道路交通运行安全状况、交通文明素质等全部达到优秀等次水平。

18.22个省级美丽乡村:曹溪街道黄坑村,适中镇保丰村,小池镇京源村、璜溪村,大池镇黄美村、大山村,江山镇新寨村,雁石镇雁江村,岩山镇芹园村、小丁坑村、后埔村、山前村,白沙镇官洋村、洋西村、半岭村,万安镇高厦村、张陈村,苏坂镇岭兜村、下村村,东肖镇隘头村,红坊镇南阳、赤坑村。

19.科技小巨人:指高新技术领域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和技术(工程)服务的科技型企业。

20.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1.教育名城“1+9”实施意见:今年7月份制定出台《新罗区创建教育名城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2020年)》(龙新委综〔2017〕94号)及9个配套性文件。

22.5所学校开班招生、8个扩容项目:5所学校是紫金山实验学校、紫金山实验幼儿园、皇冠幼儿园、卧龙幼儿园、北城中学;8个扩容项目是紫金山实验学校、北城小学7#8#教学楼、龙岩五中2#教学楼、龙岩九中2#教学楼、大池中心幼儿园、曹溪中心幼儿园、南城中心幼儿园二期、铁山基地食堂和宿舍。

23.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24.医联体:指区域医疗联合体;2015年10月,龙岩市建立了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等中心城区大中型医院与中城、东城、西城、南城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医联体的新模式。

25.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个、农村幸福院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0个:5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分别位于溪南社区、龙腾社区、北龙社区、西安社区、北门社区;8个农村幸福院分别位于万安镇张陈村、大池大东村、小池镇培斜村和岩山镇后埔村、苏坂下村村、万安镇松洋村、雁石镇坷溪村、大池镇北溪村;2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分别位于红坊镇紫安村、中联村,东肖镇联邦村、隘头村,曹溪街道下寮村,适中镇颜祠村,小池镇牛眠石村、赖邦村,大池镇合甲村,铁山镇外洋村,雁石镇四集村、赤村村,白沙镇郭畲村、黄坂村,万安镇竹贯村、张陈村、松洋村,苏坂镇和睦村、下村村、东联村。

26.四下降一好转:即信访总量、集体上访、重信重访、非正常上访数量下降和信访秩序好转。

27.首批“美丽小巷”“美丽小道”:中城兴门社区西宫巷,中城北关社区果园路支巷,东城东街社区颜厝巷,中城凤凰社区文明路支巷,东城社兴社区中心巷等五条“美丽小巷”;西陂条围村西诚路、西城西安社区西安中路、东肖后田村后田路、西城苏溪社区滨河路、东城北龙社区龙凤道等五条“美丽小道”。

28.两学一做:指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

29.在职党员进社区:指2015年7月、8月市、区委组织部先后提出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重点开展“亮身份、作表率”、“下网格、访民情”等“五个先锋”活动。

30.中央“八项规定”:指要改进调查研究、要精简会议活动、要精简文件简报、要规范出访活动、要改进警卫工作、要改进新闻报道、要严格文稿发表、要厉行勤俭节约。

31.政府系统“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境)、公车购置与运行、公务接待。

32.“七五”普法:指全国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时间为2016-2020年。

33.三城一基地:即有色金属之城、专用车之城、文旅康养之城和军民融入示范基地。

34.“一主一副、两带支撑、五大经济”发展格局:区《十三五规划》提出“一主”,即一个主城核心区统领,增强全区发展核心动力;“一副”,即一个副中心联动(含雁石、白沙、苏坂、万安、岩山5个镇),培育区域发展新引擎;“两带”,即以中心城市东北翼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含铁山、雁石、白沙、苏坂等镇)和西南翼商贸物流聚集带(含东肖、红坊、龙门、小池等镇)支撑,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五大经济”,即构建开放、消费、生态、通道、税源五大经济,协同推进转型发展。

35.“235”产业:指我区重点发展的机械装备、现代服务业等2个主导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互联网等3个新兴产业,建材、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精化、建筑与房地产、文化旅游等5个传统产业。

36.“双培育”“双倍增”“双促进”计划:即亿元企业和小微企业“双培育”,工业企业产值和税收“双倍增”,工业项目促开工、促投产“双促进”计划。

37.5个10家:即10家龙头企业、10家上市后备、10家技改、10家规下转规上、10家一企一策帮扶举措。

38.“5133”工程:指项目落地战役的50个重中之重项目、10个一产重点突破项目、30个工业重点发展项目及30个服务业重点发展项目。

39.农村“三资”:指农村集体资金、集体资产、集体资源。

40.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指农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

41.基础教育十条:今年7月份区制定出台《新罗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市政府加强基础教育工作十条措施的若干意见》。

42.教育“四项提升”工程:实施“立德树人、教育质量、队伍素质、特色创建”等四项提升工程。

43.“三名”工程: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

44.11个基础教育品牌学校:龙岩市实验幼儿园、龙岩市第一幼儿园、龙岩市第二幼儿园、龙岩市实验小学、龙岩莲东小学、龙岩市溪南小学、龙岩市西安小学、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龙岩初级中学、龙岩莲东中学、龙岩市第二中学。

45.20所5A级“平安校园”:龙岩市实验幼儿园、区直机关幼儿园、龙岩市第一幼儿园、龙岩市第二幼儿园、龙岩市实验小学、龙岩市溪南小学、龙岩市西安小学、龙岩莲东小学、龙岩凤凰小学、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铁山中心小学、江山中心小学、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龙岩市第二中学、龙岩初级中学、龙岩莲东中学、龙岩市第七中学、龙岩市第九中学、龙岩市适中中学、龙岩市小池中学。

46.9大工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医养结合、精神关爱、智慧养老、养生养老产业培育、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47.放管服: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林小华
上一篇:没有了
评论
我要提问
姓  名: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